欢迎访问甘肃尕海自然保护区
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专题专栏

专题专栏
  •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报道: 一生的信仰

    来源:尕海则岔管护中心  发布日期:2024-09-05  浏览次数:27

        民勤像一片镶嵌在浩瀚沙漠中的绿叶,分隔着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汇合。在这块土地上,传唱着一位年过古稀的治沙英雄石述柱,人们亲切地称他石爷。他用半个世纪的时间,带领乡亲们固沙造林、发展经济,在村子周围营造了一条长9公里的绿色长城,使昔日的逃荒村变成了如今的小康村。
        石述柱今年77岁,他是薛百乡宋和村人,生于1936年8月,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55年起,先后担任宋和大队团支部书记、民兵连长、副大队长、大队长、党支部副书记,1963年至1999年任村党支部书记,2001年8月任宋和村综合治沙示范区管委会主任,2005年2月任民勤县人民政府治沙顾问。多年来,他多次荣获省、市“造林绿化模范”、“造林绿化先进个人”、“优秀党支部书记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十佳公民”等称号;2002年6月,石述柱被国家绿化委、中宣部、人事部、国家林业局联合授予“全国十大防沙治沙标兵个人”荣誉称号;2005年4月,石述柱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。
        一、治沙治穷 矢志不渝
        石述柱所在的宋和村正处在民勤县西线南端的风沙口上。1955年,年仅19岁的石述柱担任了村团支部书记,宋和村面临的是风沙肆虐、庄稼被压、乡亲们拖儿带女抹泪逃荒的凄凉景象,是出了名的“讨饭村”、“光棍村”。在全县治沙造林的热潮推动下,他联络宋和村的部分青年,主动向村党支部请战,组建起一支青年治沙队伍,开进村东已被风沙埋压了的大沙河。按照老一辈人传下来的治沙方法,他们埋头苦干了一个月。但是陈旧的治沙办法,也重复了前人的治沙结果:春栽夏活秋放羊,冬天架到火盆上。面对失败,有人泄气了,打了退堂鼓,而性情倔强的石述柱却一点也没有气馁,他带着突击队再次转战村南的张家大滩,在这里,他们立沙障、插风墙、栽植红柳、沙枣、杨树,一干就是6年,6年的光景虽然只换来区区20亩成活的白杨树,但对石述柱来说,却看到了一丝希望。他在反复调查、总结失败经验和苦口婆心、入情入理的多次劝说和动员下,他们决定在村西的杨红庄滩创办一个林场,用先压沙、后栽树、再种地的办法,营造绿色屏障,根治风沙危害。从此,宋和每年春天的治沙造林,成了雷打不动的制度。
        那种在残酷的命运和困难面前不低头、不服输、不怨天尤人的精神,那种屡挫屡奋、不懈抗争的勇气,那种挑战风沙、造福乡亲、矢志不渝改造宋和的信念,感动了众乡亲,也使石述柱成了宋和人的主心骨。在此期间,石述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他开始把生命与信念,把誓言和行动融合了起来,他下定决心:“豁出一辈子,做好一件事”。他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在三十六年的支部书记岗位上,他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,紧咬一个目标,用坚定的信念鼓舞群众,用人格的力量感染群众,用自身的行为带动群众,成为治沙治穷的领头人。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1998年,石述柱从村支书的岗位上退了下来,原本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,但是他依然心系防沙治沙事业,每年春秋两季仍然深入治沙造林现场,查看土壤墒情、指导乡亲压沙造林。2005年,他还慷慨捐资1400元,购买梭梭树苗28000棵,与3个乡镇的群众一起,亲手将这些树苗栽植在民勤城西20公里外的大风沙口勤锋滩上,带头响应县上开展的“拯救民勤生态援助行动”。
        二、尊重科学 求真务实
        尊重科学,推广技术,是石述柱长期与风沙搏斗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。在最艰难的时期,他曾主动向有关部门求助,寻求治沙造林的新技术、新途径。在林业部门帮助下,他放弃了单线式的压沙办法,采用网格状双眉式沙障结构,使网格中的草木成活率达到了80%以上。为了更好地运用科学治沙,这个只上了三年小学的庄稼汉,学会了压沙面积的计量、区域的选择、不同区域对不同风墙、沙障形式的适用及合理的管理办法。正是这种好学上进的精神,才使宋和人的治沙造林史写下了灿烂的一页。
        上世纪60年代初,甘肃省治沙试验站在距宋和村不远的地方成立了,石述柱欣喜若狂,他主动和那里的技术人员交上了朋友,不仅从他们那里学到了技术,还从试验站里引来了毛条、花棒、云杉等新品种,一下给林场注入了新的生机。他还把技术人员请到宋和的治沙现场,请技术人员在宋和蹲点研究。他不但使宋和人学到了治沙造林的最新技术,也使一些科技人员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能继续进行他们的科学研究。
        石述柱善于开动脑筋,进行自我探索,在长期的学习和多年的治沙实践中,他对“固身削顶”的治沙方法进行了改进和补充,创造了新的治沙模式,即粘土沙障与林木封育结合,使固定的沙丘反过来成为保护田地的屏障。这种模式得到有关领导和专家的认可,被称为“宋和样板”,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将其命名为“民勤模式”。
        九十年代,石述柱按照县上提出的“外治风沙,内建林网,因地制宜,发展经济林”的指导方针,积极探索规划科学的林木发展格局。他们在活动沙丘上种植饲草灌木,在风沙前沿栽植防风固沙林,在田间地头营造大网格的农田防护林和小网格的红枣林网,在林场建设苹果园。生态林和经济林结合,实现了林木建设布局的科学化,成为全县林业建设的样板工程。
        三、管造并重 科学发展
        俗话说,三分栽,七分管。宋和人栽树不易,护树更难。石述柱倾注毕生的精力,带领宋和人治沙造林,他深知造林的不易和栽树的艰难。正是这个缘故, 石述柱爱树如命。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了,村上一些人把目光投向了已具规模的林场,嚷嚷着要把它也分了。“林场绝不能分!林场是个沙窝,如果分给大家,各吹各的号,很难管护好,结果只能给毁了。”石述柱心里清楚分林场意味着什么。一些村民不能理解,暗里对他进行报复,门窗玻璃被人砸了,自行车胎被戳破……他像当年动员大家治沙种树一样,和大家交心,讲当年压沙的艰辛、种树的艰难,群众被他说服了,林场终于保住了。他还专门在村上制定了护林公约,其中有两条:一是任何人不准在林场内和风沙线上放牧;二是任何人不得将林场内的一草一木带出林场。
        石述柱心里清楚,必须要让群众从林场获得效益,持续发展,才能调动群众治沙造林的热情,从根本上保住林场。他和支委们研究决定,按照划分责任田的办法,把林场的2400亩耕地承包给群众耕种,群众按规定上缴承包费,林场由村集体管理经营。这一科学发展的决策,既使全村农民每年可从林场获取300多万元收入,也使宋和村的集体收入每年达10万元以上。从此,宋和村走上了以林养农、以农养林的科学持续发展的路子。?
        提起石述柱,宋和村的人们无不交口称赞,大家都知道,今天村子里的巨大变化,都与石述柱老人半个世纪的辛勤付出密不可无分。石述柱用信念和生命,染绿了一片荒漠,建设了美丽家园。今天,石述柱根治风沙、造福乡亲的愿望终于实现了。宋和人在村西风沙口上建起了一条长9公里、宽2.5公里的绿色屏障,在昔日风沙肆虐的杨红庄滩上栽植白杨、沙枣1600亩,梭梭、花棒等沙生植物5500亩;经济林1500亩,使2400亩弃耕地得以复耕,营造出一个林粮间作的万亩林场,一个林茂粮丰、风景秀美的绿洲新村,屹立在西部风沙线上。